辜振豐
6 min readFeb 27, 2018

明目書社與賴顯邦傳奇

二十多年,初見賴老闆,是在台灣大學側門擺書攤。有一段時間,攤子消失了,多方打聽之下,赫然發現明目書社已正式誕生,地點是溫州街巷弄。店內沒有華麗裝潢,除了幾座書架之外,牆壁上貼了幾張老闆的書法,這些毛筆字是他閒來無事,展紙揮毫的成果。

辜振豐拍攝

一走到門口,覺得不太像書店,老闆穿著樸實又隨興,而老闆娘甚至理光頭,好玩的是,門口擺上的桌椅,都是從路邊撿來的。這個小空間,頗像南部的雜貨店,時時圍著一群各路書友,天南地北,無所不聊。

每個禮拜四,夫妻倆固定會開著車,從台中載書上來,是我和眾書友最期待的日子。除了淘書之外,就是跟老闆侃大山。看他一臉從容,講話慢條斯理,幾分鐘之後,自己內心也跟著他的節奏而沉靜下來。

老闆娘原來是來自大陳島,時時亮出一股猛勁,左思右想,應該是繼承抗日女英雄雙槍王八妹的基因,但這股力道是用在服務讀者。明目除了實體書店之外,也開放網路訂購,而且號稱二十四小服務,這對於讀者來說,無疑是福音,因此網路會員持續成長。

顯邦兄閒居石岡,住家佔地百坪,除了主建築外,尚有很多空地,靈機一動,開始種起蔬果而且沒有噴灑農藥,一旦收成,總會帶一些收成北上送給書友,如白菜、洋蔥、咖啡豆、水果、無花果等。此外,也供應中藥香皂、蜂蜜、台灣茶葉。

當然,店內書籍才是「主角」,內容以簡體中文書為主,如古典文學 、西洋作品中譯本、印度哲學、德文書以及中醫養生書籍。書友追求知識,充滿狂熱,每逢禮拜四,老闆會開著車把新書載到台北。等到一開箱,大家就會搶來搶去。很多工讀生淘了太多書,積欠書款,只好一邊打工,一邊還書債!目前,網路時代的來臨,新書銷量大為減少,早期300箱到目前遞減為30箱。不過,賴老闆依然從容以對。

中醫書籍,也是店內的特色之一。多年前,他小兒子罹患氣喘,賴老闆為了緩解症狀,埋首研究中醫。努力之下,小兒子慢慢調養,日後氣喘也不再復發。這段鬥病的體驗,讓他開始以中藥來處理種種症狀。記得有一段時間,我經常拉肚子,請益之下,他介紹了「藿香正氣散」,目前這款科學中藥,便成為家中的常備良藥。脾濕容易瀉肚子,其中一味藥,就是「白朮」可以讓脾乾燥。這一來,負責運化思維脾臟,便可以發揮正常功能。

平時,我們服用中藥,是要用水煎藥,有的是五煮成三碗,有的是四碗煮成兩碗。水藥威力比較強,但晚近台灣開發的科學中藥,力道也不小,其便利之處,在於可以立刻服用,發揮藥效,同時也十分適合上班族使用,畢竟它是藥粉,帶在身上頗為方便。看來賴老闆的影響,我們這些朋友,家裡總會放置好幾種科學中藥,隨時可以派上用場。

他曾經介紹《傷寒論》經典名方「葛根芩連湯」,至今獲益良多。記得有一次半夜連續水瀉好幾次,肚子滿不舒服的,但服了藥粉之後,立馬止瀉。幾年前,友人小周連續瀉了好幾天,連吃稀飯也拉肚子,最後開立這款中藥而藥到病除!

也拜中藥因緣,故拉了中醫好友陳博煌加入明目陣營。博煌自有天賦,也自學中醫,一度開業造福病號,尤其以清國名醫王清任 「身痛驅逐瘀湯」,治好一位歐巴桑二十年的疼痛。過去,數度感冒,也受到他的照顧而痊癒。

顯邦兄也憑著一股熱誠創辦《門外》雜誌。每期由一位書友擔任客座編輯,負責邀稿,我也參與設計書封,目前已經推出了四期。

作家楊澤也是書友,有時候學生來問問題,有時候文學獎稿件也會寄到此地。經常聊天,聊到一半會低著頭,拿起筆記本來寫筆記。這個動作,有點神秘,據說默默在寫一首長詩,偶爾他也會不經意說出想寫一本長篇小說。他的淘書量應該是排行前幾名,目前他已卸下「人間副刊」的編務,專心逛街聊天寫作。

楊澤在美國布朗大學教書,一下課就到紐約各書店淘書,真可謂淘書中毒。買書買到回台灣,在中正國際機場身上剩下沒幾毛錢!如今,一到舊香居、總書記或誠品書店,依然扛著一堆書回家!幾年前,他剛好搬家,光是動用400個紙箱,而且可能還不夠用!

對於邱振瑞,大家應該不陌生!要是喜歡松本清張、山崎豐子的小說,一定看過他的譯作。到底是什麼因素能夠讓外國作家用中文寫作?那背後就是譯者的功勞!早年讀過警官學校,但不久便離校,轉往東京深造。回到台灣後,本來計劃去當大樓管理員,同時從事創作,但一家出版社老闆得知消息,便請他擔任編輯,後來更升任總編。其間,也開始從事翻譯和創作。他寫過兩本小說,分別是《菩薩有難》、《來信》。野人出版社推出大澤在昌《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》中譯本,也是出自他的妙手。不過,他認為自己翻了接近五十本書,也應該是世代交替的時候了,日後會全力投入創作。

人稱「校長」的賴鼎銘,2013年從校長職位退下來,為人隨和,跟學生也會積極互動。有時候,學生會到明目來找他,他也會推薦一些好書。賴校長還是對於充實學校的圖書設備,盡心盡力,只要有新書,總會幫圖書館訂購一本。偶爾也會提供好酒,讓我們神思晃入五里霧中。

民間學者楊碧川也是座上客。高中因倡導讀書會而鋃鐺入獄,可想而知,他那個戒嚴年代!但意志力堅強的阿川依然時時努力自修,後來竟然精通英日文!他也是愛書狂,每個一段時間,就會到東京淘書。此外,他對於台灣歷史和西洋史也有獨到的研究。著作包含《格瓦拉傳》、《托洛斯基傳》

《理想的下午》作者舒國治,也會來參一腳,此書書名的靈感,來自明目聚會。另外一部作品《台北小吃札記》,自然吸引許多粉絲的目光。他歷經美軍協防的年代,主修電影也演過電影,人生中途,透過筆耕,綻放異彩。在忙碌的社會文明社會中,要挪出時間享受晃遊的樂趣,並不容易。但舒哥卻能安貧樂道,遠離朝九晚五,每天逛來逛去,悠哉悠哉。

有一天,老闆賴顯邦提到,他女兒賴廷耕從小在榻榻米爬來爬去時,便開始畫畫。當時,初次見面,剛好她北上就讀淡江大學英文系,閒聊之下,覺得是位認真好學的女子。五年前我剛好開設一家出版社,依賴她多年經驗,乃請她設計商標,結果作品一亮相,獲得許多人的讚賞。平時,她也埋首創作詩歌散文,感性和知性,兼而有之。 這兩年,她跟友人合組工作室,承接設計案子,偶爾也受邀拍攝廣告短片。 不過,她認為自己學識有所不足,於是毅然決然到國外深造,目前在德國留學。

另一位書友,就是鄭清榮師父,曾經任職於《中時晚報》,也是譯作等身。過去也跟氣功大師郭曉吾見學汾陽氣功,也向八段錦老師郭教官拜師學藝。有一天,熱心的鄭師父發起練功運動,期待我們苦讀之餘,也能夠練好身體。這一來,因地制宜,便在門口練起站樁和八段錦。幾個禮拜下來,身為學員,身體竟然逐漸好轉。古人強調,「食療勝於藥療,而功療勝於食療」,我們能夠遠離藥物,則要大謝鄭師父。

至於林國彰兄,是我的同鄉,也是攝影家。早年任職於《中國時報》,閒來之餘,每每扛起照相機,到處寫真。他曾經得過國際攝影大獎,為台灣爭光。目前,詩興大發,天天有佳作,期待他的詩集能夠上市,嘉惠讀者。